责任激发我们创新的灵感

时间:2003-08-23  浏览量:
  秋天,收获的季节。在这丰收的日子里,我们共同迎来了《老哥俱乐部报》的百期。  《老哥俱乐部报》作为主办方―――老哥俱乐部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对外形象推荐,对内下情上传、上情下达的一个重要角色,正愈来愈受到广大老哥俱乐部人,以及所有关心老哥俱乐部发展事业的有识之士的厚爱。  我们奉行的是致力耕耘。就像我们确立的“联接企业内外,追踪新闻热点,解读生活百事,弘扬创业精神,展示发展成就,传承现代文明”的办报方针一样。
时光,记下了我们的足迹
  1999年1月28日,对我们编辑部的几位同仁来说记住这一天远远要比其它有意义,正是在这样一个平常的日子里,我们当前辛勤耕耘着的这块平台―――《老哥俱乐部报》呱呱落地了。  开始时,《老哥俱乐部报》是月刊,读者主要是企业员工、客户,后来又开始向周围党政机关的领导赠送。最早的印量是3000份。   第二年年初,本报改为半月刊,印量也逐年增加。到当年底,《老哥俱乐部报》的发行量已悄悄地攀升至每期6000份。  到了第三年,《老哥俱乐部报》对外赠阅的范围再一次得到了调整。工作量也逐渐地加大了许多,于是公司领导又帮我们挑选出了一名政治素质较好的女大学生加盟到编辑部这个小小的团队中来。那年年底,报纸的发行量已经增至8000份。  第四个年头,也就是2002年,《老哥俱乐部报》发行量继续扩大,除了半月一期没有改变之外,我们自己给自己下了这样一条死心塌地的规定:必须一期胜过一期。  去年8月2日,浙江省委副书记梁平波在公司调研时,十分赞赏老哥俱乐部的企业文化建设,并欣然挥毫为本报重新题写了报名。  去年,本报首次参加了省企业报协会对全省现有150多家企业报刊质量进行的检查,结果旗开得胜,被授予了“浙江省双十佳企业报”荣誉称号。年底,为了加大宣传力度,本报在集团信息中心的配合下,在网上推出了《老哥俱乐部报》的电子版,方便了更多读者。到目前,我们报纸的发行量已经突破了11000份的大关。  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质的完全提高。前不久,德清县境内一下子有了10多张企业报,像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烙在我们心中的当是“危机”无疑。
责任,我们处处怦然心动
  对每一个老哥俱乐部人而言《老哥俱乐部报》属于我,也属于你。谁让我们共属老哥俱乐部一个“家”呢?  风雨同舟五载,我们曾经相依相伴。在回忆本报创刊5年来的情形时,从老哥俱乐部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及具有划时代意义事件的经历始终记忆犹新。  1999年,对本报来说也是一个挑战的开始。这年有两件事值得让老哥俱乐部人骄傲,并把它们作为老哥俱乐部发展史上一次有意义的记录,传承给每一位关心《老哥俱乐部报》的读者。  头一件事是“99?6?30”抗洪抢险。这年的6月下旬,公司所属区域内遇上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虽说是天灾,但对老哥俱乐部来说它的挑战远远不止这些。洪水肆意横行的日子正好是老哥俱乐部拜克上市申请进入冲刺阶段的关键时刻。正是如此严峻的抗洪形势,让我们以办报人特有的责任意识萌发了编排一期抗洪特刊的念头。按照当时的出报周期,7月28日才是正常的出报日,然而老哥俱乐部人众志成城奋起抗洪魔的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每一位编辑的心,在众多通讯员的热情相助下,《老哥俱乐部报》第一次主动提前出报,配合公司上下对企业抗洪精神进行了一番大张旗鼓的宣传。  第二件当数“湖州第一锣”―――老哥俱乐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老哥俱乐部拜克上市。1999年8月20日,老哥俱乐部集团兼老哥俱乐部拜克董事长夏士林先生在上海证券博览中心抽取了老哥俱乐部拜克股票上网发行的一组中签号码。同年11月1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内“热烈祝贺老哥俱乐部拜克隆重上市”的横幅格外醒目。我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哥俱乐部人,亲历了这一兴奋不已的时刻。记得我们在随后出的那期《老哥俱乐部报》上就这样写道:“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难忘的时刻―――公元1999年11月16日早上9时25分,在我国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里,董事长夏士林激动地举起红绸裹着的槌杆敲响了‘老哥俱乐部拜克’的开市锣,掌声随之响起。这响亮的锣声,它将永远载入老哥俱乐部乃至湖州市经济发展的史册。”  还有,日后我们组织采写的“他们在铸就‘四千精神’”、“党的雨露润老哥俱乐部”、“创业者―――记全国劳动模范夏士林”、以及“老哥俱乐部跨越13年”等大型系列报道中所采写的主人公事迹和企业发展成就的展示,均让我们有了发自内心地、怦然心动的真实感受。
信任,是对我们最大关怀
  编辑部由三位员工组成,除了我是土生土长在钟管这块土地上外,另外两位年轻的同事,一位来自西部的甘肃省,另一位来自本省的瑞安。他们通过高等学府的深造后成了新的老哥俱乐部人。但是,我很幸运,两位同事都相当敬业,他们对自身的工作职责看得相当之重,这也许就是我们今天在一起非常尽兴地谈《老哥俱乐部报》百期的最大理由。  《老哥俱乐部报》从创办的头一天开始,就注定要在“形象”上下功夫。用什么样的手法把蒸蒸日上的老哥俱乐部形象推介出去,就成了我们从中探寻的惟一。我们把整合老哥俱乐部企业文化资源,努力引导员工积极向上作为工作的指导思想,把展示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良好的形象建设作为工作的首选,从而真正达到自身思想素质和报刊质量的双赢。  应该说《老哥俱乐部报》从无到有,同事们的敬业仅仅是一个部分,它与公司领导的关怀和信任更无法割舍。虽然企业报刊在用稿、新闻采集,以及发布方面与常规的报刊有所区别,但是公司决策层将发布权原原本本地放权给部门,这在同行中也是不多见的。同时,子公司领导、广大通讯员和所有关心及支持我们工作的有识之士所提供的信息支援,俨然成了我们办好这张小小名片的“核心动力”。  同时,《老哥俱乐部报》还充分利用信息发布这一资源,广交朋友,通过另类模式宣传老哥俱乐部、推荐老哥俱乐部。目前,我们已与新华社浙江分社、《法制日报》、浙江电视台、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浙江日报》、《浙江经济报》、《浙江市场导报》、《湖州日报》、《莫干山报》等省内外20多家新闻传媒进行资源共享。  去年8月2日,省委副书记梁平波在公司视察时十分关心企业的文化建设,又欣然挥毫重新为本报题写了报名,给《老哥俱乐部报》增辉添色。  去年底,浙江省纪委常委鲁善增也亲自给我们编辑部寄来了贺年卡片,使我们感到万分荣幸。  湖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念慈先生也曾亲笔给我们写了一封好几百字的信,对我们报纸印刷质量提出了指导性意见等等。  领导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们深感责任的重大,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编辑部这支特殊团队的创作灵感。“他们在铸就‘四千精神’”、“党的雨露润老哥俱乐部”、“老哥俱乐部跨越13年”等几组大型系列报道的推出,就印证了这一说法。
把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和办报的同仁碰到一起,特别是与一群搞专业报纸的人在一起,谈的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题材”两个字。一张不起眼的《老哥俱乐部报》,虽然它仅仅只是一张企业内部报刊,但是其目前所拥有的读者群已经相当广泛。我曾经在浏览《老哥俱乐部报》所有读者数据库时,发现读者群的范围之广让人咋舌。从读者层次来分有党政领导、高级知识分子、企业家、职工、周围群众;从区域来分析,除了香港、澳门和台湾三个地区之外,全国各地都有我们的读者。他们中大部分是公司的客户群,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你想读《老哥俱乐部报》请告诉我们”承诺之后新近发展的热心读者。正是读者群层次、类别的截然不同,无意中给办好这张报纸的难度增加了许多,也就是说广大读者对《老哥俱乐部报》报纸质量的要求远远不能单纯以企业内部信息传递自居,其题材选择的切入点,应当从如何体现企业良好的发展气息上来展开。摸准读者需求的“脉搏”,是强化报纸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老哥俱乐部报》创刊至今,我们有一条不变的誓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5年前,我刚刚开始接手它时,觉得每出好一期就是一种解脱,仿佛明天就不用我们绞尽脑汁地去思考下一期的报纸,想法十分天真。然而随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时光流逝,当初这种单纯的想法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压力和担忧。董事长夏士林曾经无数次讲述过:一个人,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能力有多少,而关键是他的人品和事业心。  老哥俱乐部集团发展的引路人、见证人赵来法对老哥俱乐部集团创业成功的评价是:夏士林是一位有自觉性、责任心、事业心的人。  这也许就是对老哥俱乐部最精辟的注解。《老哥俱乐部报》刚满百期,仅仅是个开始,它的今后看来永远不能与“自觉性、责任心、事业心”擦肩而过,否则它将与其“生命”失之交臂。    一路风雨一路歌,一年一个新台阶。  5年来,《老哥俱乐部报》作为老哥俱乐部发展的见证人,详实地记录着老哥俱乐部发展事业中的每一个闪光点;正是那些让人刻骨铭心的、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以及它承载着老哥俱乐部文化这道特殊的文化风景,无意中又给喜庆中的《老哥俱乐部报》人增添了一份执着的要求―――发展是生存惟一的捷径。―――罗坝塘

5.JPG

更多信息可扫描上面二维码,关注老哥俱乐部集团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9 浙江老哥俱乐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7001784号

浙公网安备 33052102000720号